书香致远 浸润灵魂
--安顺市教育系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广阅读、强素质、促发展”教师读书活动
为深入扎实开展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安顺市教育及系统开展了“广阅读、强素质、促发展”教师读书活动,活动以举办相关讲座、培训班和朗诵比赛等系列形式开展,在教育系统中持续掀起阅读进步的热潮。
安顺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李锦鸣表示,不忘教育初心,方得育人始终。老师们无论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无论走到多么光辉的未来,都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无论他人怎样浮躁焦虑,都要尽可能做一个卷不离手的读者、躬耕反思的思考者、孜孜不倦的诲人者;无论外界怎么喧嚣浮华,都要坚守职业的底线和道德的规范,用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孩子的一生。教师要回归到教育人培养人的本质上,做务实、勤勉、有为的教育工作者,牢固树立发展理念、以人为本理念,全力彰显安顺教育的特色优势,谱写安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新篇章。
2018年,安顺市教育局邀请贵州省文史研究馆馆长顾久作《回归教育的初心》专题讲座。顾久先生从教育的初心、教育初心何处寻、怎样回归教育初心三个方面作了精彩的讲解,讲座旁征博引,博古通今,事例丰富,涉及政治学、哲学、动物学、社会学,推介书目20余册。讲座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实践的广度和思维的深度,从生命、人性、文化等角度唤起了安顺市教师对教育初心的重视。
同年7月,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教师掌握有感情的朗读方法和习惯,提高教师的朗读水平,提升教师审美情趣和文学艺术素养,安顺市教育局在市委党校举办了教师朗诵培训班。培训邀请到贵州省语言文字工作研究会会长、贵州民族大学教授钟华,贵州省礼仪学会理事章鸿茜为学员授课。
培训课上,两位专家分别作了《教师语言形象设计》和《朗诵中背景音乐的选择》讲座,详细讲解了有声语言、副语言的训练方法,背景音乐的选择原则和技巧,并就朗诵技巧训练,选取了多篇名家之作进行朗诵示范。此次朗诵培训受到了参训学员的热烈欢迎,让大家学到了实实在在的知识,感受到了诵读的魅力。教师们在此次培训中不仅学习到了朗诵艺术的基础知识,而且在朗诵技巧方式上得到了很大提高,受益匪浅,为同年9月开展的名篇名段诵读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朗诵培训增强了教师对诵读推广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为提高安顺市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和朗诵技能,推动全市教师“广阅读、强素质、促发展”读书活动的深入开展,倡导全民阅读,打造书香安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三年来,安顺市各县(区)、市直各学校(幼儿园)采取自主阅读、团队阅读、名篇名段诵读、演讲、征文、实践写作等多种形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随着全方面,多层次的活动举办,在安顺市教师队伍中涌现出了一批教师读书行动的带头人和典型。
扎根阅读实践 强化教育灵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真正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他告诫我们要以学益智,以学修身,以学增才。2016年5月,安顺市教育局印发了《安顺市教育系统“十三五”“广阅读、强素质、促发展 ”教师读书活动方案》,倡导全体教师“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不断拓宽视野,提高素质和能力,全面建设适应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的优质师资队伍。
回顾三年的活动,“广阅读、强素质、促发展 ”从多个方面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读书能升华教育境界。读高品位的书,能提升教育境界,生成教育理想,启迪教育智慧,升华人文情怀,引领专业发展。教育境界不断升华的主要表现是教育理想越执着,教育信念越坚定,教育理念越先进,奉献精神越自觉,创新意识越强烈,教育智慧越丰富,教育思想越深刻,教育价值观越卓越,教育幸福感、自豪感越厚重。
读书能完善职业人格。如果我们常常置身于一方书的天地,常常沐浴着书的灵光,心灵就会走出狭隘,驱散浮躁,疏离物欲世界;常怀悲悯之情,不仅道德就会越来越高尚,人格也会越来越完善,生命也会更加高贵而丰盈。职业人格走向完善的主要表现是越仁爱,越来越淡定和公正,富有责任感和人格魅力。
读书能丰厚文化底蕴。读书能够磨砺人的底气,使人充盈着智慧和灵气。一个坚持阅读的教师,他的课堂就会因书香而美丽。文化底蕴趋向丰厚主要表现是视野越来越开阔,学识越发渊博,功底日渐深厚,气质更加优雅,品位也显得超群,进而逐渐成为文化的代言人和传播者。
读书能生成教学艺术。如果一个教师的精神世界长期为书籍所滋养,那么他的课堂教学就能旁征博引、纵横捭阖、跌宕起伏、妙趣横生、充满智慧;他的课堂教学就能点石成金,化平淡为神奇。教学艺术持续生成的主要表现是教学态度越来越民主,教学设计科学,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方法灵活,教学智慧丰富,教学艺术高超,教学个性鲜明,教学风格成熟等多个方面。
读书能提高研究能力。教育科研不仅是课题研究和撰写论文,更应该是在阅读中拥有科研的视野,更新科研的理念,创生科研的智慧,掌握科研的方法,解决教育教学的问题。研究能力逐渐提高的主要表现是追求在研究中提高,喜欢在行动中研究,善于用教育科研把握教育教学规律,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体验职业成功的幸福感,慢慢成为了“研究者”。
读书+实践+反思=成长。没有教师的读书学习,教师就会失去很多获得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眼光和智慧的机会,专业技能发展也将难以实现。“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 ”,教师的专业成长一定要扎根于实践,滋养于读书。
阅读会让思想更充盈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弘扬新时代尊师风尚,集中展示安顺市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省教育大会、安顺市教育大会精神的进展成效,展现广大教师爱国奋斗、立德树人的精神风貌,激励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牢记为民服务宗旨,教育报国守初心、立德树人担使命,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安顺市教育系统开展了“十三五”“广阅读、强素质、促发展”教师读书活动。
在活动中,李锦鸣表示,读书对教师专业发展有五个方面的意义:一是读书能升华教育境界;二是读书能完善职业人格;三是读书能丰厚文化底蕴;四是读书能生成教学艺术;五是读书能提高研究能力。他要求教师一定要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做到为求知而读书,读有所得;为修身而读书,读有所循;为工作而读书,读有所用;为生活而读书,读有所乐;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更新观念、创新思维、提高综合素养和能力,为推动安顺市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
安顺市平坝区乐平中心小学章孟在读《只为做一个良师》有感一文中写道:“要教好书,教好人,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学生,做一名真正的良师。初心不忘,静待花开,愿意欣赏和等待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不因花朵的迟开而着急,更不因未结花苞而放弃。”
安顺市第七小学梁晨蕾在读朱永新的《致教师》一书中,她说,通过阅读让她明白阅读的重要信性,更加明白了在教师这一职业生涯中阅读将伴随她的一生,同时要求自己做一个具有人文情怀的老师。
安顺市一中陆奕森在散文《寂静的四季》中谈到家乡环境的变化,从生活细节思考人与自然的关联,对生存环境投以关怀和思索。他写道:“我在寂静的深夜里冥想,冥想我们所想要的生活。环境保护这个概念并不遥远,大到未来发展,小到饮食生活无处不在。如果我们回避这个问题,那么寂静的就不止是春天了。环保是一个永恒的时代主题。”
阅读,让生命更美好。阅读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个愉悦自我不断提高的过程。安顺市教育系统开展广阅读、强素质、促发展”教师读书活动既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综合锻炼教师专业技能,也营造了一个书香安顺的阅读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