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教育局
政府信息公开
无障碍浏览 进入老年模式

安顺市教育局关于对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第269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25-08-29 09:21 来源:    字体:[]


田歌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建立学生心理干预工作体系的提案》收悉,现作出如下答复:

根据《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关于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 年)〉的通知》(教体艺〔2023〕1 号)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实施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黔府办函〔2024〕22号),市教育局加强统筹部署,开展了一系列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工作。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开足健康教育课时。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确保心理健康课程中小学每两周不少于1课时,中等职业学校每学期不少于10学时。

二是扎实推进“五育并举”。全市教育系统以“五育并举”之法,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各中小学纷纷以德育心、以智慧心、以体强心、以美润心、以劳健心,充分发挥“五育”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方面的重要作用,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融入课堂教学、管理服务和中小学生成长各环节,全面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

三是抓好教师队伍建设。目前我市有专兼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1023名,其中专职教师173名,专业师资力量严重不足,主要通过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特别是专职教师的专业性,兼职教师的普适性,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支撑。

四是建立监测评估机制。首先是开展心理健康监测,安顺市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监测平台于2024年12月25日建成投入使用,目前已启动学生心理健康监测,于4月底前全覆盖完成小学高年级以上学生心理健康监测。其次是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实行一生一档,为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记录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后期干预处置情况,实现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全程跟踪。

五是加强专业阵地建设首先是心理辅导室建设,全市各中小学除个别小规模学校外,均已配备心理辅导室,并落实健康副校长制度,初中以上学段已落实班级健康委员的设立。其次是组建专家指导委员会。2024年12月,市教育局和市卫健局共同印发《关于成立全市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专家委员会的通知》,组建了市级教育、卫健部门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任副组长,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医疗部门精神卫生科室医生任委员的准假指导委员会,负责对全市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中小学生进行辅导、干预、转介、治疗。

六是强化联动协同育人。首先建立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全市教育系统已建立完善的家校沟通交流机制,学校与家长保持常态化联系,互通信息。中小学校严格落实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学生家访全覆盖制度,建立家庭台账、走访台账和问题台账,制定可行的帮扶措施,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一对一”开展干预帮扶工作。加强医校协同,建立健全卫生健康与教育部门定期沟通、信息共享、转介干预、问题学生复学等协同工作机制。其次是家庭教育专题培训。2024年12月25日至27日,在安顺市凤仪学校举办2024年度第二期(总第四期)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专题培训,截至目前,县级培训教师1398人,校级培训17320人,家长培训27.6万人,已全覆盖完成家长培训。

七是打造特色教育品牌。首先是坚持上好开学第一课。安顺市教育局从2024年春季学期开始,聘请知名专家每学期在开学第一周通过现场报告与线上观看相结合的方式,在全市中小学开展开学第一课,其中心理健康教育为必讲专题,受众为全市中小学师生近40万人。其次是落实“1530”教育机制。各学校利用散学典礼、班会课等对学生进行寒假前集中安全教育,大部分学校均向家长发布《寒假安全提示》《致家长的一封信》等,针对心理状况不稳定群体,学校老师采取“一对一”方式开展针对性教育;在全市范围内启动多形式(登门拜访、线上视频访谈、电话随访等)全覆盖家访活动,通过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生活习惯及心理状态,搭建家校共育的桥梁,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关注和指导,让关爱无死角、全覆盖。

二、不足之处及努力方向

市教育局通过一系列工作的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一是专职心理健康教师缺口大。目前,全市现有中小学仅有专职心理健康教师173名,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多由班主任或思政教师兼任,专业支撑性不强。

二是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不健全。目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校家社沟通协调机制不够完善,教育部门与卫健、民政、政法、宣传文化、妇联等部门沟通协作力度不够,存在一定的障碍,导致问题发现和处理不及时、方法不得当。

下一步,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开展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级方案。根据《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关于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 年)〉的通知》《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实施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规范开展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

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首先加大市县级专职心理健康教师的配备力度,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自主招聘、“特岗计划”、临聘等方式,逐步缩小专业教师数量与实际需求的差距;其次加大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培训力度,提高兼职教师专业水平,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全员参与。

三是加快完善学生心理健康监测系统。通过学生心理健康监测系统,可以全面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数据支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我已于2024年12月建成市级心理健康监测平台并投入使用,因是新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突显一些问题,市教育局将加大和平台建设方的协同力度,争取系统功能日渐完善。

四是加强危机排查干预。继续在全市所有中小学开展高风险学生心理危机排查,充分利用市心理健康专家指导委员会专业资源,对排查出的高风险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并建立一生一档,定期进行追踪服务。对情况严重的,协助家长转介治疗。

2025年6月16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