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教育局
政府信息公开
无障碍浏览 进入老年模式

安顺市教育局关于对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第267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25-08-29 09:17 来源:    字体:[]


田晓娥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优化调整西秀区城区公办学前教育的提案》已收悉。感谢您对我市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建议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进一步合理规划布局、优化资源配置的问题

西秀区已调整布局规划,新建第八幼儿园(马槽社区幼儿园)。在己修建完成的棚户区改造PPP项目西秀区酿机厂安置点(柴油机厂安置房地块)3#楼、4#楼1-1号至1-19号及2-1号至2-3号商铺(总建筑面积2495.07㎡),装修改造成9个班规模幼儿园暂时使用,新增学位270个,命名为“西秀区第八幼儿园”。该园启用后,能解决新天地、清水湾、中江首府及马槽社区适龄幼儿入园需求,同时缓解西秀区第二幼儿园和西秀区第四幼儿园的入园矛盾。

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每1000人口配建一所6个班的幼儿园180个学位,西秀区第一幼儿园万锦华府分园、翡丽云邸分园、世通名城分园三所幼儿园均属于小区配套幼儿园,2019年国务院下发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实施意见》中明确规定:“配套幼儿园由当地政府统筹安排,办成公办幼儿园或办成普惠性民办园”,按照实际情况,西秀区目前城区公办占比尚不达50%,小区配套幼儿园必须用于增加公办资源,该三所幼儿园均办成公办幼儿园。

西秀区第三幼儿园合力城分园和西秀区第三幼儿园凤缘分园均为2019年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时,由于当时合力城小区和国际佳缘小区及葡华欧洲城建设时开发商未按照要求配建幼儿园,由政府兜底补建的小区配套幼儿园作为过渡使用。目前,正在利用原华严洞小学改建为6个班的幼儿园,正在改建中,竣工后将合力城幼儿园搬迁至新园址,用于解决合力城幼儿园办园条件不足的问题;同时,新增安顺市老党校区幼儿园,按照安顺市城投老党校地块棚户区改造项目的规划,该地需配建一所9个班的幼儿园,可有效化解凤缘幼儿园附近入园需求,但目前尚未配建。在未按规划建设完成幼儿园之前,利用该项目己修建完成的8#楼裙楼商业二层及三间附属工具间(总建筑面积495.37m)作为项目一期小区配建幼儿园临时过渡用房,改建为3个班90个学位的公办幼儿园作为过渡使用,命名“西秀区第九幼儿园”,暂时缓解凤缘幼儿园的入园矛盾。待按规划配建完成后,将凤缘幼儿园整体搬迁至新园。

2025年4月,西秀区已启动申报创建国家县域普及普惠县督导评估工作,按照指标要求,在全面改善园舍条件前提下,“室外游戏场地生均面积(≥4平方米)”、“幼儿活动用房生均建筑面积(≥8.17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10.44平方米)”。以上三项指标2017年后规划设计的幼儿园必须全部达标,2017年以前规划设计的幼儿园要尽快有计划通过改扩建或者减少招生人数等措施达标;2.玩教具和图书配备达到《贵州省幼儿园基本办园标准(试行)》要求,图书配备按照生均10册达标。目前该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整改中。

二、进一步充实师资力量的问题

2020年,省委编办、省教育厅等4部门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创新挖潜加强中小学职工管理的指导意见>有关事项的通知》,对各市州落实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事项进一步作出要求,对幼儿教育编制配备,文件未作出规定。

鉴于目前中央和省对幼儿园职工编制核定暂无明确规定,对于西秀区学前教育阶段幼儿教师编制274人,近5年来先后在主城区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3所,通过双轨制、特岗招考、事业单位招考等多种渠道补充教师近300名,从区级事业编制总量内统筹调剂50个编制补充学前教育师资队伍,逐步解决幼儿园师资不足的情况下,逐步化解大班额。

2025年,西秀区拟申报创建国家县域普及普惠县督导评估工作,逐步实行公办幼儿园临聘教师同工同酬,足额足项购买五险一金等教师待遇保障,按照师生比1:15配齐配足专任教师。临聘部分教师缓解师资不足问题。待西秀区创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成功后,市财政局将会商市教育局,考虑将学前教育相关资金向西秀区幼儿园教师培训方面给予倾斜。

三、进一步织密安全网络的问题

2024年6月起,安顺市委市人民政府牵头,联合教育局、发改委、财政局、市场监管、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建立起常态化联动机制。对全市各县区幼儿园开展学生餐专项整治检查,主要查食堂卫生、操作规范、食材管理、人员健康,食材溯源、食材加工、经费管理等,针对发现的问题,责令相关单位限期整改,构成案件线索的,将提交纪委严厉查处。

市教育局坚持整治与防范相结合,扎实开展校园周边环境联合整治,为全市中小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一是健全完善分析研判机制,下发《安顺市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要点》,与县(区)、市直各学校签订安全管理目标责清单,压实责任。二是安排部署“儿童玩具和学生用品”安全专项治理工作,市教育局下发《安顺市教育局关于做好文明城市创建期间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的通知》《全市校园安全稳定综合治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深入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和大家访活动,全市共开展安全主题教育3347次,发放宣传资料475741份;安全教育“大家访”共513350次,走访家庭533538余户;发放《告家长书》或《致家长一封信》50万余份;组织安全警示教育活动3872场次,分享案例18个。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儿童玩具和学生用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常抓常管,持续跟进,建立横向联动、信息共享、协同推进的响应机制,市教育局联合相关部门对校园周边的重点区域、重点市场、重点产品开展拉网式排查,重点整治校园周边售卖“萝卜刀”“鼻吸能量棒”“刮刮卡”等存在物理危害、赌博性质、心理暗示等危险性有害玩具的商铺。在检查过程中一方面详细向经营者讲解“萝卜刀”“刮刮卡”等产品可能会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造成影响,另一方面督促商家严格落实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严把质量安全关口,主动下架店内所售的“萝卜刀”“刮刮卡”等产品。截至目前,各县(区)、市直各学校共出动执法人员73余人次,检查校园周边经营户270余户次,督促经营者下架“萝卜刀”360余个,“刮刮卡”“鼻吸能量棒”等产品48余套。

各级各类学校利用升旗仪式、横幅标语、LED显示屏、校园广播、黑板报、主题班(队)会等形式重点对“儿童玩具和学生用品”开展宣传教育。一是下发《安全告知书》宣传册,加强对家长的安全提醒,采取多种形式提醒家长认真履行监护责任,务必选择正规厂商出产的、适合孩子年龄阶段、有益身心健康发展的儿童和学生用品,不要为孩子购买“萝卜刀”、“鼻吸能量棒”等危险性有害玩具。在玩具使用前,要仔细阅读包装上的警告和提醒内容,做好孩子使用时的安全防范,家校携手,共同做好对学生的监管和安全教育工作。二是下发《风险提示》,落实风险防控体系,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培养孩子安全意识,并引导了解“萝卜刀”、“鼻吸能量棒”等危险玩具的危害,教育学生自觉远离危险玩具,做到不购买、不携带、不玩耍。三是各级各类学校按照全市教育系统校园周边综合治理工作会安排部署,组织开展常态化排查,深入校园周边突出问题和乱象。加强对本校及校园周边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整治,发现问题及时整治,确保校园及周边安全稳定。下发《安顺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做好近期校园安全工作的提示》,进一步完善了禁止携带管制刀具等危险品进入学校的安全管理制度,对教室、食堂、图书馆、学生宿舍、校园隐蔽场所等进行摸排,严禁将管制刀具等危险品和“萝卜刀”“鼻吸能量棒”等存在安全风险或易引起暴力等不良行为倾向的儿童玩具等带入校园。

在校家社共建上,幼儿园每学期定期开展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园联系册、家长学校、家长义工、家校微信群、幼儿园公众号、家长园地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家长深入了解幼儿在园学习生活情况,与教师和幼儿园管理人员面对面交流,切实保障家长的监督权和知情权,促进家园共育。

办好学前教育,不仅事关教育公平,维系社会和谐稳定,更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下一步,市教育局着力在改善办园条件、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增加城乡幼儿园学位、加大学前教育经费投入等方面下功夫,不断优化完善各项举措,高质量推进我市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

   2025年5月7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