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陈寅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注教师心理健康的提案》收悉,感谢您对我市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已开展的工作
1. 心理健康培训与教育。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培训,邀请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和心理咨询服务,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意识和自我调适能力。同时,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内容,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教师提供系统的心理健康知识学习机会。依托国培计划组织教师参加心理健康培训,2024年组织85名教师参加国培项目,20名教师参加省培项目。学校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为师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2024年,成立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学专业委员会,聘请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教育部基础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西南地区唯一中小学教师)、贵州省心指委副主任委员、贵州省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室主持人周庆菊担任理事长,指导全市心理健康工作。建立心理教师互助小组,迄今为止举办全市心理健康教研活动7次,市级心理健康团队到西秀区、开发区、紫云等县区开展教师团辅工作、专题讲座等,疏解教师心理压力。
2. 优化工作环境与减轻负担。为进一步规范全市“进校园”活动管理,提升“进校园”活动实效,切实减轻师生非教育教学负担,经审定后公布社会事务进中小学校园市级事项白名单。2024年,从132项拟申报准入进校园活动合并精简至16项,压缩幅度达87.8%,2025年,从75项拟申报准入进校园活动合并精简至6项。严格清理规范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事项,减少不必要的检查、评比和会议,切实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
3. 完善评价考核体系。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评价的第一标准,突出教育教学实绩,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论文、唯职称、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完善教师绩效考核办法,绩效工资分配向教学一线和教育教学效果突出的教师倾斜,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4. 建立心理支持机制。部分学校已配备专职或兼职心理教师,为教师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目前全市共有专职心理教师173名,兼职心理教师850名。同时,通过设立教师心理健康热线、开展心理健康月活动等方式,拓宽教师获取心理支持的渠道。开通市、县“教师之家”服务电话热线和网络邮箱;开辟安顺教育微信公众号、安顺市教育局门户网站“教师之家”服务专用链接,让“教师之家”服务热线成为倾听教师心声,解决教师队伍建设重点、难点问题的重要桥梁。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1. 健全心理健康监测机制。推动建立教师心理健康定期监测制度,联合专业心理机构,运用科学的测评工具,对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并建立教师心理健康档案。根据监测结果,为教师提供个性化的心理干预和支持服务。
2. 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投入,完善心理咨询室建设,配备专业的心理设备和器材。同时,鼓励学校与校外专业心理机构合作,建立转介机制,为有严重心理问题的教师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
3. 营造全社会关心教师心理健康的氛围。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提高社会各界对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和关注。加强与家长、社区的沟通与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4. 持续推进教师减负工作。加强对教师减负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减负措施落到实处。进一步规范学校管理,优化工作流程,减少不必要的行政事务和非教学任务,让教师能够专注于教育教学工作。
2025年6月4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