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中国民主同盟安顺市委员会:
您部门提出的《关于建立“家校社共育”信息分享平台的提案》收悉,感谢您对我市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教育局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推进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工作,依托数字教育平台公共服务效能,制定《安顺市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实施方案》,以数字转型深入推进构建智慧教育发展新生态,将平台资源的有效应用纳入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
一、平台基本情况
2022年3月1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上线试运行,该平台是由教育部指导,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主办,提供WEB端、APP、PC端、PAD端4端运用,针对不同身份用户,平台设置教师工作台、学生书桌、家校本3种环境。共设置9大场景,11个板块,53个栏目,资源总量超8.8万条,其中,专门设置了家校交流场景,提供有德育、家庭教育两个板块,平台上可创建家校交流群,依托家校群,开展家长之间、家长和教师之间就学生教育情况进行交流,共同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二、全面推广运用
2022年以来,市教育局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职责,采取应用实操培训、入校进班指导、应用能力考核、优秀课例评选等多种方式全面推广“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实现“互联网+”条件下的区域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具体如下:
平台网址:
https://www.smartedu.cn/
如何注册:
https://basic.smartedu.cn/faq?contentId=e19b3bfc-5642-452b-90c7-3f529abafad8;
如何使用:
https://basic.smartedu.cn/guide?name=%E5%AE%B6%E6%A0%A1%E4%BA%A4%E6%B5%81&type=video
平台资源:
https://basic.smartedu.cn/family(家庭教育资源)
https://basic.smartedu.cn/sedu(德育教育资源)
通过近几年的推广使用,基本实现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在全市教育教学中的常态化应用,平台资源有效应用纳入校家社协同育人体系,促进提高家长家庭教育能力和学校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引领树立正确育人理念,充分发挥平台资源最大社会效益。
三、丰富共育资源内容
(一)发挥优势,组建志愿者工作队伍
针对目前普遍存在学习负担、心理健康、手机管理、劳动教育等问题,积极联动市家庭教育学会,招募一批汇集教育、心理、技术、劳动教育等领域的志愿者老师,通过线下课程、心得分享、讲座、沙龙和网络授课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持续的线下课程,为监护人提供线上的学习和课程。
(二)整合资源,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延伸工作手臂,依托市家庭教育学会志愿者工作队伍开展留守流动儿童家庭教育宣讲辅导、“幸福家”家庭教育赋能公益大讲堂、心理成长心灯计划等活动。截至目前,在留守、流动儿童较为集中的中小学、幼儿园、社区等地开展50余场专题讲座,600余名留守儿童及家庭受益。
(三)聚焦重点,加大宣传教育
通过旅游交通广播FM102.9直播间,开展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线上线下宣讲辅导,邀请市家庭教育学会专业老师开展如何做好“隔代教育”、“帮娃所需营造和谐家庭氛围——浅谈隔代教育中的注意事项”等专题讲座,针对学生返校组织家庭教育进校园大讲堂活动等方式开展宣传家庭教育。
(四)集中发力,多形式开展家风家教主题活动。
聚焦家风家教主题宣传月和家庭教育宣传周,联合检察院、律协、社区及公共文化场所开展“学好法、带好娃,筑牢家庭保护”主题活动、“家教润心·成长同行”家庭教育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宣传、“家教家风主题宣传活动”“好家风故事分享”等活动;在开发区双阳社区、西秀区七眼桥四知堂举行“安顺市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示范点”揭牌仪式。
下一步,市教育局持续发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功能,大力推广平台信息共享,积极联合宣传、妇联、民政等部门做好宣传教育指导服务工作;配合市妇联开展好2024年20场省级家庭家教家风示范讲座,做好安顺市2024年省级社区(村寨)家长学校建设项目和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网络,深入开展儿童关爱服务活动,不断招募家庭教育方面的专家、学者、老师、志愿者等充实家庭教育服务团队,常态化开展指导服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