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民盟安顺市委: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对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工作的建议》收悉。感谢贵单位对我市控辍保学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施行以来,从法律层面保障了我国适龄儿童少年按时入学完成义务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特别是脱贫攻坚后学生不再因贫辍学,义务教育普及水平极大提高,但是,正如贵单位所分析,目前,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部分学生就读不稳定,虽然脱贫攻坚圆满结束后,辍学情况得到很大改善,学生受个人原因、社会原因、家庭原因等综合因素影响,辍学现象依然存在,农村地区控辍保学工作需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任务任重道远。市教育局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农村地区控辍保学工作,做好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按时接受教育的保障。
一、控辍保学工作措施
(一)强化部署
市级通过印发统筹安排义务教育招生入学、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排查报告、小升初整班移交、辍学学生劝返复学、开学初学生到校情况排查等工作,强化部署,压实责任,督促指导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展好控辍保学工作,确保脱贫家庭适龄儿童少年不失学辍学。
(二)强化调度
1.为掌握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义务教育学校控辍保学工作落实情况,市级建立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到校情况周调度制度,县级建立日调度制度。市教育局安排专门人员对县(区)报送学生到校情况数据进行研判,找准问题,对县(区)开展控辍保学工作进行有效指导,提高学生到校情况精细化管理水平,确保我市适龄儿童少年按时入学。
2.摸清底数。为准确掌握我市6至16周岁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情况,我市每年秋季学期开学初,安排部署适龄儿童少年就读情况摸排工作,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也为更精准掌握控辍保学工作的各项基础数据,辍学学生情况等,为指导县(区)、学校有效开展控辍保学提供数据支撑,做到市级指导有力、县级调度精准、学校落实到位的良好工作环境。
3.重点工作调度。对2、8月控辍保学宣传月、小升初整班移交、送教上门、劝返复学等控辍保学的重点工作,进行专门安排部署,对重点工作进行专门调度,进一步督促指导各县(区)、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展好控辍保学重点工作。
4.强化学籍管理。督促各县(区)、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严格执行学籍管理相关制度,做好学籍管理工作,做到“一人一籍、籍随人走”,规范中小学学籍信息化管理,保证学籍管理的科学性和真实性,杜绝学生在流转中辍学。
5.做好中职分流工作。按照国家、省政策,以及《贵州省控辍保学工作指南二十条》相关要求,对就读不稳定、厌学情绪严重经多次劝返仍不愿返校的学生,由学生及家长自主选择,采取中职分流形式,让学生进入中职学校就读,着力培养学生一技之长,让学生学有所长,为就业打下结实基础。
(三)强化督查
市教育局将控辍保学工作督查纳入开学工作检查、以及市级各项工作检查的重要内容之一,由副县级领导带队,深入各县(区)各义务教育学校,督查其控辍保学工作的落实情况,对各县(区)、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落实控辍保学工作情况进行常态化督查,对督查中存在的问题督促其立即整改,并要求各县(区)举一反三全面自查,确保控辍保学工作全面有效落实。
二、针对农村学生辍学情况措施
在对提案内容深入讨论后,下一步我局将从以下方面进一步加强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工作,确保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辍学情况逐渐减少,保证控辍保学常态化动态清零任务。
(一)坚持依法控辍
1.利用每年2月、8月控辍保学宣传月,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等相关法律及控辍保学相关政策,通过家访、家长会、赶乡场、告家长书、主题班会、教育部门微信公众号等不同渠道,向家长及学生持续做好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逐渐转变社会、家庭、学生意识,让家长主动送适龄儿童少年接收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少年自觉接受完义务教育,提升农村人口受教育年限,提高人民综合素质。
2.进一步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实施细则的执行机制。按照“双线”责任制、“七长负责制”的要求,落实各级政府的法定职责,政府统筹、教育主导、相关部门积极配合,严肃查处违反义务教育法的人和事,切实落实法律法规的各项规定,切实保障适龄儿童少年的受教育权利。
(二)坚持质量控辍
1.进一步落实中小学教师家访制度。督促指导各县(区)、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重点加强对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厌学学生、留守儿童等特殊儿童的关心关爱力度,及时准确掌握学生家庭境况对学生心理和学习带来的影响,加强家校沟通,提高家校共育合力。联合相关部门及时化解学生面临的影响其自觉接受义务教育的困难和问题。
2.落实因材施教工作。督促指导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重视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通过多种方式,加大对厌学、学有困难等学生的帮扶力度,注重保护学生的隐私和自尊心,坚决防止因学习困难而辍学。
3.加强和改进家庭教育,在日常中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学生的成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教育的好坏。家长的思想观念、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巨大。教育行政部门积极主动配合妇联,一方面加强对新婚夫妇和年轻父母的教育、辅导、培训,一方面加强学校对家庭教育的辅助和引导,同时加强社区对家庭的管理引导,要求社区、村社主动协助学校做好控辍保学工作。
(三)坚持制度控辍
1.进一步完善控辍保学动态监测机制,加强对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到校情况的排查,对无原因未到校的学生立即启动保学机制,落实学生未到校原因,加强跟踪管理,确保学生按时返校就读,对经多次劝返仍不返校的学生,及时书面上报当地党委政府,由政府统筹,调度相关部门共同开展劝返复学工作,确保学生返校就读。
2.督促指导各学校严格落实国家、省、市关于“五项管理”“课后服务”等有关规定,严禁学生带手机进校园,利用课后服务时间,结合校园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艺术、科普、劳动教育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体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己主动学习,不再失学辍学。
感谢贵单位对安顺教育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继续建言献策,推动和改进我们的各项工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