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安顺市教育局关于对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第0101号提案的答复
高原、何建刚、杨宇箭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双减背景下的乡村教育》收悉。感谢你们对安顺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在加强家校沟通方面
2021年10月23日,习近平主席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九十八号,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为营造全社会重视和支持家庭教育的浓厚氛围,根据国家、省《关于开展全国首个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的通知》要求,2022年5月,全市教育系统深入组织开展了全国首个家庭教育宣传周系列活动,通过《家庭教育促进法》宣讲、校园宣传栏、LED屏、拉横幅、国旗下的讲话、班会及课后服务等的方式向学生及家长进行宣传。同时,联合妇联等部门组织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主题活动,一些学校通过召开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介绍学校办学理念、管理模式、育人目标,让家长及时与学校做好全面配合,互相补位,形成教育合力。通过向家长进行《如何有效陪伴孩子》《“双减”政策下给家长的建议》等家庭教育培训,让广大家长充分认识到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提升家长实施家庭教育的能力、拓宽家长实施家庭教育的途径、丰富家长实施家庭教育的方式、强化家长实施家庭教育的效果。
二、在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方面
2019年—2021年,我市通过国家“特岗计划”共招聘乡村教师1504人,其中农村学校紧缺的音乐教师86名、体育91名、美术53名、科学42名。我市名优教师数量逐年上升,全市目前共有教育部中小学名师名校长领航工作室1个;省级名校(园)长工作室11个,省级名师工作室20个,省特级教师69名,省级教学名师49名,省级骨干教师314名,省级乡村名师150名;市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49名,市级教学名师120名,市级骨干教师1550名,市级教坛新秀1056名。同时强化对乡村教师的培养培训,近两年来,通过“国培”培训教师17816人次,“省培”培训教师407人次,市级培训教师4119人次。通过组织开展名师送教送课到校、举办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学校教师专题培训班和乡村学校爱心帮扶工程,选派乡村小学校长、乡村学校骨干教师分期分批到发达地区优质学校进行跟岗培训等途径,大力推进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继续大力实施“三区”支教和市直支教工作,2021年,全市共选派147名教师参与“三区”支教,119名教师参与市直支教。同时,积极推进乡村教师生活补助的“提标扩面”工作,2021年我市各县(区)均已全面落实,共发放乡村教师生活补助13529人次,补助金额5274.96万元。
三、减轻教师负担方面
中央和省级教师减负文件出台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迅速对相关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市教育局牵头草拟了《安顺市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工作措施》,文稿经多次征求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部门单位意见并修改完善,通过合法性审核和党内规范性文件前置审核,《中共安顺市委办公室 安顺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安顺市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工作措施〉的通知》(安市办通字〔2021〕3 号)(以下简称《措施》)于2021年2月5日正式印发实施。《措施》从规范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规范精简报表填写工作、规范教师考核培训、规范抽调借用中小学教师事宜、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强化责任落实七个方面明确了28条工作措施,并以附件形式列出19条安顺市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措施》的出台,为我市减轻教师非教学负担工作提供了遵循和指导,明确了具体方向和措施。2021年3月18日,安顺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安顺市教育局发布了《关于受理2021年上半学期市级“进校园”活动项目申报的公告》,共收到27家市级部门(单位)“进校园”活动申报62项,市教育局与相关单位沟通协调,最大限度压缩进校园活动,最终审批通过6项,并于2021年5月25日通过安顺教育微信公众号、安顺教育网向社会公布。2021年4月26日,市教育局 市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发布了《关于将 12345 政府服务热线作为安顺市师德 师风及中小学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规范 办学行为监督举报热线的公告》,把12345 政府服务热线作为安顺市师德师风及民 办校外培训机构规范办学行为监督举报热线。接受社会的问题反映、监督举报和跟踪督办。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将根据您的建议,一方面,继续强化家校沟通工作,进一步发挥家庭教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努力形成“家校共育”的育人格局;一方面,继续高位推进乡村教师队伍的建设,着力补齐乡村教师队伍在学科结构、学历结构等方面的短板弱项;一方面,深入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教师减负的相关要求,积极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