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安顺市教育局关于对市政协四届六次会议第0152号提案的答复
安市教提复字〔2021〕13号
余治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在我市学校逐步增设或完善医务室的提案》已收悉。感谢您对我市教育工作的关系和支持,现就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我市学校校医及医务室基本情况
(一)我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305所,其中幼儿园590所,中小学715所(含教学点155个),各级各类学校校医1111人,其中:专职校医143人,兼职校医968人。2016来,我市以中央历次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动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意见》(黔党发〔2016〕18号)文件精神,落实全省农村中小学校医、医务室全覆盖工作部署,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学校医务室建设、校医聘任及管理工作,不断改进农村中小学医务室建设、兼职校医聘用、考核工作,不断提升校医投身学校卫生服务工作的大局意识、专业素养和履职水平。
(二)因各种实际困难,导致学校配置医务室、校医及校医管理等工作效果不够明显,亟待解决。一是校医岗位严重缺编,进人难。2016年至今,各县(区)在本地财力极度紧张的情况下,虽招聘了寄宿制学校专职校医,但远远满足不了省教育厅及省卫健委对学校配置专职校医标准。二是兼职校医管理难度大,工作难。兼职校医由卫健部门委派村卫生室人员兼任,因校医补助低及工作忙等原因,卫生室人员抽不出精力到学校开展工作,如寄宿制学校学生夜间发生疾病需要治疗。三是校医待遇亟待改革,留住难。我市专职校医进岗属于事业编制岗,初期待遇较低,由于校医岗位及专业的特殊性,不能走教师系列评职称,卫生系统职称岗位少,又不能套靠评卫生系统职称,评职受阻,工资提升不大,导致招进难、留住更难现象出现。四是校医招聘未细定标准,能力差。我市招录校医大部分属于公共卫生管理专业或护理专业刚毕业大学生,大部分没有执业医师资格证,缺乏医生临床经验,无相关执业技能,导致学校虽有校医,但校医职责未能尽显。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您提出的建议非常中肯,具有非常强的参考性,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积极借鉴您的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加强医务室建设、专职校医配备力度
积极向上级部门汇报,争取专项资金和获得更多编制,并通过招考逐步配齐专职校医从而完善学校医务室。根据兼职校医工作职责,联合卫健、财政等部门加强对加强兼职校医的管理和医务室建设,严格按照《贵州省农村中小学校医配备实施方案》(黔府办函〔2016〕89号)配齐配足医务室医疗器械和药品。提高兼职校医待遇,确保能够每天到学校开展工作2个小时以上。
(二)改进校医的专业职称评审制度
教育、卫健部门可以针对校医这部分群体制定出相应的评审条件,以加强指导和安定队伍。从组织的角度,对学校领导重智育轻保健的态度和观点进行扭转,既然设立了校医岗位,就应该正确看待校医应发挥的作用,切实完善医务室配置,制定出相合理的校内考核管理办法,以提高校医工作积极性,保障学校校医招得来,留得住,能提高。
(三)落实校医继续教育,做好督导检查工作
在校医人数上要保证学校卫生工作的开展和健康教育教学的需要。从数量上严格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第20条规定,在普通农村中小学设立校卫生室。按学生人数600:1的比例配备学校专职人员.对学生人数不足600人的农村学校必须配备专职或兼职校医以保证农村学校卫生工作的有序开展,对尚未配备校医的学校提出针对性的整改方案,把校医配备配齐这个问题落到实处。统筹安排建立学科体系与教研工作网络,管理上建立起农村学校卫生和健康教育三级教研网络,形成学科系列,虽然现在农村已基本建立了以农村基教中心为龙头覆盖农村学校和健康教育教研网络,但由于农村基层没有校医县级以上教研员,还没有从真正意义与建立起管理系统和学科系列制约了工作的开展,需尽快配齐专职教研员,使农村学校卫生和健康教育教研工作早日走上正轨。
(四)强化部门联动,鼓励支医工作
配合卫健部门,按照《贵州省农村中小学校医配备实施方案》(黔府办函〔2016〕89号)要求,一是选派医务人员到乡镇卫生院开展支医活动,通过坐班或者轮班方式开展医疗卫生服务,二是鼓励省、市(州)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开展送医下乡活动,支持医学类高校积极选派高年级学生到农村中小学开展志愿者服务。
2021年6月16日
(此件公开发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