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陈怀能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促进本市职业技术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建议》提案收悉,感谢您对安顺市职业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局高度重视提案中提出的校合合作的相关问题,并积极与安顺职业技术学院、安顺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沟通对接,对提案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进行认真剖析研究,现结合工作职责,对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我市职业院校基本情况
安顺市中高职院校新老校区校园面积共2303.8亩,新校区总投资27.48亿元。建筑面积62.4万平方米。专业设备总值31010万元。在专业开设及师资方面,高职共开设专业大类9个,专业类别21类,37个专业。中职共有专业类别21类,33个专业。学历教育学生人数高职9000余人,中职2.3万人。在编教职工1200余人。
二、我市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基本情况
校企合作并不是新鲜模式。《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规定:“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实施职业教育应当实行产教结合,为本地区经济建设服务,与企业密切联系,培养实用人才和熟练劳动者。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可以举办与职业教育有关的企业或者实习场所”。早在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就要求,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规定,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研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有关法规和激励政策。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同年12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6号〕)。2019年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等政策文件,对开展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开展校企合作办学,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要求,也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校企双方可以互相支持、互相渗透、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
近年来,我市各职业院校积极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目前各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合作企业省内外共200多家。合作方式主要有订单式培养、提供毕业实习、就业岗位、校企共建二级学院、校企共建校外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帮助一线老师进修(学习提高)、校企协同育人、校企合作为地方培训人才、引企入校、职业学校办实体等不同的模式,其中“提供毕业实习、就业岗位”模式最多。
以安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安顺职院选址西秀工业园建设新校区,明确了“融入园区建职院,校企合作共发展”的建设思路,提出了建设“园中校,校中园”的工作目标。为深化“三共同、三循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紧扣地方主导产业发展及创新创业人才需求,学院在校内规划了占地约400亩的“校中园”,拟通过招商引资、引企入校、合作共建等方式打造服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产教融合示范平台。在全省高职院校第二批优质校申报中,将“产教融合示范平台”建设作为自选项目进行申报。该项目旨在通过校内建成产教深度融合教学实训附属医院、开放性实训酒店、汽车综合服务4S店、现代农业示范园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园(简称“一院两店三园”)为主的生产性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区现有项目预计总建筑面约202800㎡,预算总投资达14.16亿。到2020年,实施产教深度融合教育能力提升、创新能力提升和体制机制创新“三大工程”,构建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师发展、校企协同育人、协同创新、创业孵化、社会服务等七大平台,形成“园中校、校中园”办学格局。
各职业学校以校企合作为抓手,通过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等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让职业学校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切实提高了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近几年来,中职学生的就业率均达95%以上。
三、针对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下一步我们将从以下方面做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作
(一)积极努力争取政府的支持,对职业教育校企结合工作进行领导和规划。
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为校企合作提供适宜、宽松的政策、资金和社会环境;明确职业院校和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权利和义务,规范合作行为,为校企合作的长效发展提供保障。我们将在省政府即将出台的《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的基础上,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并以此来指导全市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
(二)着力解决企业动力不足问题,引导和激励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工作。
政府各职能部门要通过减免税赋、增加财政补贴等多种方式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引导行业企业积极参与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和评价考核标准的制定以及招生就业工作,为职业学生实习实训、毕业就业,为教师职业深造提供必要的设施和条件,把职业教育作为企业未来人力资本的投资,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三)培养高素质师资,解决好教师兼职的薪酬问题。
要依据企业新变化、岗位新要求,采用多种方式,不断优化师资结构,打造技术型师资队伍。一要教师进入企业实践进修,提高技能教学能力。二要让企业能工巧匠到校任教,主抓学生技能培养。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精神,从职业学校发展角度,争取有关部门支持,合理解决好职业学校教师兼职的薪酬问题。
(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为企业输送优秀人才。
加强学校内部管理,深入研究企业对所需人才素质的要求,要开展“以德育教育为核心,以技能训练为主体”的职业教育工作。根据企业的需求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和合作培养模式,以市场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本位,重视学生思想品德修养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的要成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通过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为社会培养受企业欢迎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未来校企合作的发展,本着以服务安顺市乃至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为本位,围绕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产业人战略的要求。贴近市场设专业,贴近需求办专业,不断加强课程建设、团队建设、基地建设,增强办学实力,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实现企业赢,学校赢,学生赢的“三赢”局面。办好社会认可、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最后,再一次感谢您对安顺职业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2019年7月11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