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熊朝发代表:
根据《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实施意见》(黔府办发〔2018〕50号),市教育局已民生需求为导向,立足全市农村教育实际,扎实推进全市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作。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管理队伍建设。2024年,全市农村寄宿制学校通过招聘、购买服务等方式,配齐配足宿管、安保、食堂工人等管理人员,招聘或购买服务人员采取“先培训后上岗”的程序,管理人员工资由县级财政统一纳入预算进行支付。
二是配套设施建设。全市2024年累计投入资金6864万元,支持132所农村学校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学校教学楼、宿舍、浴室、食堂等配套设施建设,满足现有办学条件需求,改善办学环境,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2025年预算累计投入资金7593万元,支持106所农村学校建设。
三是留守学生关心关爱。全市各中小学均建立健全特殊家庭儿童(含留守儿童)关爱机制,多形式对特殊家庭儿童进行关心关爱,如:加强学业辅导,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家校沟通,加强在校期间情感关注等。
二、不足之处及努力方向
市教育局通过一系列工作的开展,在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一是管理队伍薄弱。寄宿制学校教师食堂操作、宿舍管理及安保等人员均为临聘人员,管理服务水平不搞。
二是配套设施缺乏保障。由于部分边远乡镇寄宿制学校的生源较少,学生费用较低,学校无力保障配套设施的正常运转。
三是留守学生心理健康需关注。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学生普遍为留守儿童,学校“留守化”“低龄化”现象明显,且部分学校对寄宿生课外时间的管理仅为“看管”模式,学生缺乏专业的心理疏导,容易引发心理问题。
下一步,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开展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作:
一是加强队伍建设。通过市县级培训,加强学校领导与中层部门负责人的管理水平提升;加强对食堂操作、宿舍管理及安保等岗位人员的业务指导,提升业务水平。
二是加强配套设施缺建设。争取政府资金投入,加大学校配套设施建设力度,改善办学条件。
三是加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继续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力度,持续关注特殊家庭特儿童别是留守儿童关心关爱,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
2025年6月16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