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教育局
政府信息公开
无障碍浏览 进入老年模式

市教育局关于对市第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第67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24-10-15 09:43 来源:    字体:[]

程华艳代表

提出的《关于加大全市初、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市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建议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关于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 年)〉的通知》(教体艺〔2023〕1 号)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实施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黔府办函〔2024〕22号),市教育局主要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强化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和课堂教学,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帮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树立自助、求助意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理性面对困难和挫折,增强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充分发挥管理功能,利用开学检查、寒暑假、毕业季等重要时间节点,加强对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监督指导。

二是强化心理危机排查干预。督促中小学落实“双排查”(高风险学生心理危机排查干预、特殊家庭儿童监护人排查)工作,做好风险隐患排查,建立“一生一档”,对排查出的高风险学生进行专业干预,对情况特别严重的学生进行转介治疗。按省教育厅关于高风险学生心理危机排查干预要求,2023年,全市各中小学共排查出高风险学生148名,均已进行一对一专业辅导。2024年,根据省教育厅开学工作调度会会议精神,在高风险学生心理危机排查的基础上增加了特殊家庭儿童监护人排查,即“双排查”,目的是关注重点学生群体的成长环境。

三是强化特殊家庭儿童关心关爱。为全面关注特殊家庭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全市中小学全部设立心理健康辅导室,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1023名,采取多种方式对特殊家庭儿童进行关心关爱。首先是借助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团体心理辅导及心理健康专题教育课等多种方式,深入关注特殊家庭儿童的心理状态,提升他们的情绪管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并引导他们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其次是建立特殊家庭儿童心理健康档案,进行定期督导检查,以确保能及时发现并妥善应对潜在的心理问题

四是强化校家社协同育人。2023年,市教育局13部门印发《安顺市贯彻落实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工作方案》,建立了家庭教育联席机制,明确了各部门在协同育人中的职能职责(其中教育、民政、妇联、共青团等部门职责充分体现了对特殊家庭儿童的关心关爱、救助),明确了学校在协同育人中的主导作用,明确了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通过这些举措,共同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五是强化心理辅导室作用发挥。以推进学生健康成长为要务,在全市中小学设立心理健康辅导室,开展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团体心理辅导及心理健康专题教育,深入关注学生心理状态,提升他们的情绪管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六是强化社团活动推进。在各类学校常规推进“大课间”、学校社团、课外兴趣小组等活动,每年开展各类市级体育赛事、画展、校运会、合唱、朗诵、信息素养、机器人等竞赛2024年首届开展“班班有歌声”和“校校有画展”竞赛活动,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二、不足之处及努力方向

市教育局通过一系列工作的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一是专职心理健康教师缺口大目前,全市现有中小学仅有专职心理健康教师173名,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多由班主任或思政教师兼任,专业支撑性不强

二是学生心理健康监测方式单一。大部分学校都是采取传统测评方式,耗时耗力、周期长专业程度低、结果有效率不高、且无法大面积覆盖,难以进行数字化处理与跟踪管理

三是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不健全。目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校家社沟通协调机制不够完善,教育部门与卫健、民政、政法、宣传文化、妇儿等部门沟通协作力度不够,存在一定的障碍,导致问题发现和处理不及时、方法不得当。

下一步,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开展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是加快出台市级工作方案。比照《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关于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 年)〉的通知》《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实施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在2025年4月前出台市级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市级方案。

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首先加大市县级专职心理健康教师的配备力度,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自主招聘、“特岗计划”、临聘等方式,逐步缩小专业教师数量与实际需求的差距;其次加大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培训力度,提高兼职教师专业水平,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全员参与。

三是加快学生心理健康监测系统建设。通过学生心理健康监测系统,可以全面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数据支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我市拟于2024年8月建成市级心理健康监测平台,秋季学前开学投入使用。

四是加强危机排查干预。继续市所有中小学开展每月一次的高风险学生心理危机排查,对排查出的高风险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并建立一生一档,定期进行追踪服务。对情况严重的,协助家长转介治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