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教育局
政府信息公开
无障碍浏览 进入老年模式

安顺市教育局关于对市第四届人大五次会议第93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20-11-13 10:43 来源:    字体:[]



康飞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工作的建议》收悉。我单位组织了认真的调查研究,现就建议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全市有幼儿园736所,其中公办园224所,民办园512所(含普惠性幼儿园450所)。在园幼儿109470人,其中公办幼儿在园数31424人。公办在园幼儿占比达29%普惠率达87.55%全市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92.14%。专任教师数5782人,2019年已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30所,新增幼儿园专任教师200人,主要是集中在大乡镇建2-3所公办园,村级幼儿园和移民搬迁点配套幼儿园,2020年拟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23所,新增幼儿园专任教师185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3%,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0。为加强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我市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着力调整办园结构

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全市88个乡镇(街道办)现已全部建有1所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大村独立建园或设分园,小村联合办园,人口分散地区根据实际情况举办流动幼儿园、季节班等,公办园资源不足的地区,配备专职巡回指导教师,完善县乡村三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网络。积极挖潜扩大增量。充分利用腾退搬迁的空置厂房、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农村中小学闲置校舍等资源,以租赁、租借、划转等形式举办公办园,强力推进小幼衔接,全面实施村级小学附设幼儿园工程,2020年实施建设至少100个村级附设幼儿园。鼓励支持街道、村集体、有实力的国有企事业单位,特别是普通高等学校举办公办园。针对需要进行补建、改建的小区配套幼儿园,政府联合发改委、住建局、自然资源局、教育等多家部门,一是通过协调房开商,要求其按规划进行配建,建成后移交给教育行政部门举办成公办幼儿园;二是积极在小区周边协调落实地块,采取联合补建的方式进行整改;三是拟通过购置闲置商铺和利用小区周边闲置小学校舍进行改建的方式,解决小区无法补建配套幼儿园的问题。健全发展改革、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教育等部门联动管理机制,做好配套幼儿园规划、土地出让、园舍设计建设、验收、移交、办园等环节的监督管理。老城(棚户区)改造、新城开发和居住区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应将配套建设幼儿园纳入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并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予以建设,确保配套幼儿园与首期建设的居民住宅区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配套幼儿园由当地政府统筹安排,办成公办园或委托办成普惠性民办园,不得办成营利性幼儿园。对存在配套幼儿园缓建、缩建、停建、不建和建而不交等问题的,在整改到位之前,不得办理竣工验收。我市全力推进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有效增加公办幼儿园占比。着力实施农村幼儿园建设与提升工程,大力发展公办园,充分发挥公办园保基本、兜底线、引领方向、平抑收费的主渠道作用。到2020年底各县(区)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力争达到50%

二、切实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

(一)抓好园长队伍建设

目前从整体上看,我市幼儿园园长长队伍存在主要问题是数量不足、素质不高。下一全市教育系统在园长队伍建设上要从构建一支“讲党性、重品行、懂政策、善治理”园长队伍上下功夫,大力加强园长队伍的建设力度,市县共同发力,全面推进园长队伍的建设工作。进一步抓实园长能力提升工作,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工作思路,强力加大园长的培养力度,拓宽园长的工作思路和拓展园长的工作理念,实施园长建设工程,以名园长建设带动幼儿园迅速发展。

(二)抓好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建设,我们的工作思路是:“立师德、树师风、重培养,建名师,提素质”。今后,教师队伍建设我们要重点把好“三关”:一是培训好教师。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及各幼儿园不仅要对新进教师进行培训,对不适应形势的老教师也要进行培训,通过“在岗培训与离岗培训相结合”、“校本培训与教师进修培训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加强教师培训学习,合理协调做好“国培计划”、市级培训、市级骨干教师(学前教育)选拔培养工作,不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到2020年基本实现幼儿园教师全员持证上岗。

(三)使用好教师

一方面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管理,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科学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加强教师队伍考核,激发队伍的活力;另一方面加快教师成长,经常性开展不同学科、不同层次教学教研活动,积极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大力营造浓厚的教学教研氛围,不断增强教师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四)调配好教师

主动作为,对接人社、编制部门,报告党委政府争取支持,确保教师有序补进,队伍管理规范,2020年拟补充公办学前教育教师200

(五)要完善幼儿团教师工资福利等社会保障政策

幼儿园教职工依法全员纳入社保体系,确保幼儿园教师的各项工资福利待遇落实到位;采取多种方式切实解决公办幼儿园非在编教工资待遇偏低问题,逐步实现同工同酬;不断完善和全面落实符合学前教育实际且有利于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职称评标准,积板探素教职工退出机制,要结合实际做好当地民办幼儿教师工资待遇指导工作,引导和监督民办幼儿依法配足配齐教职工并保障其工资待适,民办幼儿园教师在教师培训、表奖励等方面与公办幼儿教师享有同等权利。

三、加大投入保障力度

按照非义务教育成本分担的要求,建立起与管理体制相适应的生均拨款、收费、资助一体化的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各县()政府(管委会)根据经济发展状况、政府财力、办园成本和家庭经济承受能力,制定公办幼儿园生均拨款标准(综合定额标准或公用经费标准)、企事业单位集体办园等公办性质幼儿园的生均补助标准及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补助标准,重点向农村地区倾斜。按照定价管理权限,科学、合理的制定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保育教育费、取暖费、伙食费。严格实行教育收费公示制度,自觉接受社会、家长和有关部门的监督。

四、实施幼儿园提质升级工程

强化示范引领工程建设,2020年,我市全面启动市级示范幼儿园的复查评估工作,对已批复为市级示范的幼儿园,全面开展复查评估工作,达不到市级示范条件的坚决予以摘牌。强推省市县三级示范幼儿园创建工作,切实补齐我市在示范性幼儿园建设上的短板,以高质量的示范性幼儿园引领我市幼儿园提质发展。

五、建立督导问责机制

将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目标和相关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作为对县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作为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督查工作的重点任务,纳入督导评估和目标考核体系。通过市级指导,专家督查,调度会,督查通报,先进典型推广等方式,落实好学前教育有关工作真正落实

六、营造良好氛围

认真开展“学前教育宣传月”等宣传教育活动,大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

七、关于您提出的建议“在教育规划中将学前教育纳入免费教育保障范畴”事宜

目前我国宪法规定,纳入免费教育保障的只有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公益性、规范性的基本特点。规范性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的义务教育,包括要制定统一的义务教育阶段教科书设置标准、教学标准、经费标准、建设标准、学生公用经费标准等,并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目前学前教育未有相关法律支撑纳入免费教育保障。

从我市的财政能力、师资储备来看,这一建议也不具备可行性。现在我市正全力一心决胜脱贫攻坚战,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还面临很多问题。也就是说,向上、向下延伸基础还不牢靠,如果在短期内就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不仅会制约九年义务教育均衡水平普遍提高的进程,而且会造成更长年限义务教育均衡的困境。

学前教育应该是非强制性的,才能让孩子快快乐乐、自由自在地成长,更好地发现自身潜能,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幼儿园阶段,就应该让小孩的天性自由发展,幼儿园的孩子就是要自由散漫、跟父母家人在一起。教育政策的制定要有科学依据,要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不能因为现在育儿成本高、入园难、入园贵,就把整个学前三年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国际上很少有国家把学前三年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原因也在于考虑到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强制性与规范性是不能任意延长的,延长了可能就会违背了人的天性,不利于人的成长发展。对于36岁的幼儿而言,主要的活动是游戏,不适合用规范和强迫,不可能制定出统一的标准。学龄前儿童的学习不一定要进入园所,家庭内也完全可以开展学前教育,有能力有余力的家长甚至更愿意亲自教育孩子,甚至会做得更好。

感谢您对我市学前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加强工作合力,补齐学前教育短板,欢迎您继续建言献策,推动全市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2020520

(此件公开发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