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教育局
政府信息公开
无障碍浏览 进入老年模式

抓机遇补短板强基础促公平

发布时间: 2018-02-24 16:57 来源:     字体:[]

抓机遇补短板强基础促公平

——全市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工作综述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动摇,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深化教育改革,提高育人质量,持续巩固“两基”攻坚成果,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17年12月,平坝区、普定县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顺利通过国家评估认定,总体排名全省靠前,教育“国检”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

——优化顶层设计。自2014年以来,先后召开全市教育改革发展大会、全市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工作推进会、部署会,工作督查反馈会等会议,制定出台《中共安顺市委 安顺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发展的意见》、《安顺市加快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等政策措施。与各县区签订目标责任书,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全面抓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各项工作。

——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混合体制+资源服务+协议管理”模式,引援发达地区学校合作发展;实施义务教育学区化管理改革,有效缓解“大班额”、“择校热”等难题;中考招生制度不断完善,重点向农村学校倾斜。

——加强开放合作。持续深化青岛、安顺教育交流合作,在学校结对帮扶、校长挂职锻炼、骨干教师培训、教育信息化建设、学生资助等方面争取到了更多有力有效的帮助和支持。目前,青安两地近190所学校建立了“手拉手”结对帮扶关系,实现了两地教育交流合作在各学段的全覆盖。陆续与海淀、重庆、遵义、贵阳、东莞、珠海、曲靖等地开展交流,签订多项合作协议,实现联动发展。

——强化教育督导。邀请省、市专家赴安开展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工作指标、业务专题培训。组织到麻江、余庆、福泉、独山等地区考察,学习先进经验,推动工作落实。采取月查季评的方式,加强对各县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工作推进情况的调度督查。督促各地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建立工作台账,加快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构建全市上下一盘棋的良好局面。

    勠力真抓实干,收获硕果累累

——重投入,办学条件持续改善。启动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工作以来,全市累计投入资金119.87亿元,新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41所,改扩建学校759所,新增学位92736人,新增校舍面积159.12万平方米,新增体育运动场馆面积119.25万平方米,新增实验室、功能室1642间,新增教学仪器设备1.83亿元,新增图书546.5万册,新增计算机28597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校容校貌焕然一新。

——强保障,师资建设不断加强。累计招聘“特岗教师”5012人,引进免费师范生101人、高层次急需人才71人。加强“国培”、“省培”计划实施,完成校长教师培训达2万余人次;利用山东教师研修网络平台,实施“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实现全员培训。实施“名优工程”,培养特级教师69名、省级教学名师15名、国家级骨干教师14人、省级骨干教师219人、省级乡村名师33人、乡村教育家培养对象3人;创建省级名校长(园长)工作室8个、省名师工作室12个、市级名师工作室25个、省级乡村名师工作室33个;培养市级中小学名校长13名、金种子校长34名、市级教学名师40名、市级骨干976人、市级乡村名师30名、教坛新秀300名,教师队伍中骨干力量显著增强。

——促公平,教育民生落地落实。扎实推进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惠及802所中小学校、26万名学生,覆盖率达100%;启动实施农村学前教育儿童营养改善计划。全市累计投入各类教育惠民补助资金35.75亿元,资助学生94万人次。全面落实教育精准扶贫学生资助政策,建立健全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深入实施“阳光招生”,严格高考、中考加分政策审查。学校办学行为更加规范,校风教风学风持续向好。

根据全省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国检”计划安排,2018年,我市西秀区(开发区)、镇宁自治县(黄果树旅游区)、关岭自治县、紫云自治县将接受市级复核、省级验收和国家认定。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坚持好的做法,突出问题导向,补齐发展短板,严格对照国家评估认定指标体系,早谋划、早部署、早推动,以极佳的精神状态和过硬的工作作风,拼搏进取,苦干实干,确保我市在全省提前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目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