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无障碍浏览
当前时间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专题专栏 » "做有情怀的教育,做有情怀的教师"专题
心中撒满爱的“罗妈妈”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心中撒满爱的“罗妈妈”


罗萍,系关岭自治县龙潭中心小学教师,1993年毕业于镇宁民族师范学校(现安顺市中等职业学校)。相继在断桥镇木城小学,断桥镇坝陵小学、断桥小学任教,后调到龙潭街道中心小学任教。如今是她踏上讲台29个年头。

坎坷人生,自强不息

20年前的一天下午,家里突然传来噩耗,她的丈夫因车祸抢救无效死亡,年仅5岁的儿子重伤住院。那一刻,她感觉天都塌了,面对年迈的公公婆婆和年幼受伤的儿子,她沉着应对。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知道她的实际困难后,将她从断桥镇中心小学调到离家很近的原关索镇第一小学工作,便于她照顾父母和公婆和儿子。来到新学校的第一天,校园的角落里不时传出对她的议论,说她“丈夫刚死,又是从乡下调来的,哪能教好我们的孩子……”新学校的第一节课,她用孩子们喜欢的“上学歌”引入,整节课安排得有条有理,孩子们切身感受到了她上课的幽默和风趣,在教室内观摩的家长肃然起敬。

当提起她这么多年来是怎么过的时候,她说“在这二十多年来,相继送走了的父母、公婆、丈夫和小叔子。思想一次次遭受打击,失落、无助、悲观一次次涌上心头,在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下,多次晕倒在讲台上,一次次被学生叫醒、一次次被学校领导送往医院……但是,即使这样从没放弃对孩子们的关爱和教育,从未放松教学工作”。


倾情相助,甘为人梯

她,无论在哪里,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她深知,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尊重。那是2018年秋季学期,她担任的三(5)班数学教学,该班基础差,班风、学风有待加强。于是,她主动请缨,协助班主任共同管理,为孩子们营造一个“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班级氛围。她充分利用早读和课间的时间给孩子们进行辅导,教学上实行每堂课都过关的策略,对每次测试有进步的孩子她都会奖励一些学习用品。经过一学期的不懈努力,三(5)班整体班风和学风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在29年的从教生涯中,累计为800余名学生购买过学习用品,曾经资助10余名困境儿童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她总是以学生为先,哪怕就是逢年过节给孩子购买一件新衣,她都会先给班上家庭经济相对滞后的孩子购买,再给自己的孩子购买。

心灵沟通,甘心奉献

两年前,她所上的班上有一个孩子叫吴鹏,常年寄宿在他大伯家,孩子性格比较孤僻,不喜欢跟同学交流,经常衣衫不整,上课精力也不集中,作业总是最后一个交,本子还揉得皱皱巴巴的。看到这孩子,她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主动把这个孩子叫在她的家中,与她同吃同住。经过一个多月的关心、陪伴、交流。孩子性格不仅开朗了,学习上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那是一个冬天的早晨,罗萍看到周泽,把他叫到办公室,伸手过去给他整理一下衣领,寒冷的冬天,手是冰凉的,担心冰着孩子的脸,于是她就先捂暖和了手再给他弄。也正是因为这个细节,让孩子幼小的心灵再次感受到了温暖!后来罗萍因为感冒嗓子沙哑,这孩子偷偷在她办公桌上放了一盒润喉片,还留下一张字条:“老师你的手好暖和啊。”这让她特别感动,瞬间觉得一切都值了。

以德为先,守岗敬业

罗曼·罗兰曾说过:“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自己心中要有阳光。”教师心中的阳光就是那团爱的火焰。当问起她是怎么对待孩子们的时候,罗萍这样说道:“在学校年轻的教师就像我们的孩子一样,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工作上,都会尽力关心和爱护他们,让他们感受到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天冷了她会提醒他们多穿衣服别着凉,有谁加班晚了,她也会提醒他们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办公室、教室的桌椅哪里坏了,需要修修补补的,她都是自己动手修理,慢慢的她就成了年轻教师口中的“罗妈妈”。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迅速蔓延,面对当时的严峻复杂形式,在该班就读的一留守未成年人在租房处担惊受怕,她得知后,立即该生到自己家中,这一居住就是一个多月,每天都陪这位孩子谈心、交流,这名学生已经上初中,但直到现在,这位学生还一直叫她“罗妈妈”。

29年来,她曾先后被评为镇级、县级优秀教师,多次参与镇级、县级教研活动并获奖。“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她就是罗萍,关岭自治县龙潭中心小学一位普通的人民教师。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