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奋进之笔”谱写新时代安顺教育事业发展新篇章(二)
教育扶贫,斩断穷根。党的十八大以来,安顺教育系统全面落实“发展教育脱贫一批”重要责任,集中火力、精准发力、齐心协力打好教育脱贫攻坚硬仗,努力保障学生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学生不但“有学上”,还能“上好学”,更要“学无忧”。 营养改善计划让学生吃饱吃好。紧跟全省步伐在全国率先实现农村中小学“校校有食堂、人人吃午餐”和实施农村学前教育儿童营养改善计划。建立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安顺模式”,建成802所农村中小学食堂,累计投入资金14.43亿元,惠及学生28万人,覆盖率达100%。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食堂建设,计划用5年时间,累计投入资金2.7亿元,新建、改建学校标准化食堂429个,目前已建成使用203个。实现农村学前教育营养改善计划全覆盖,涵盖546所学校,投入资金9030.15万元,惠及学龄前儿童70623名。资助政策让学生无忧无愁。建立健全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贫困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全面实施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教育精准扶贫资助,实行三年免费中职教育;全市累计投入学生资助资金16.83亿元,年平均增长16.5%,累计资助各级各类学生188万人次。职教脱贫让学生出色出彩。仅2017年全市职业院校(含技工学校)5000名贫困家庭学生实现毕业就业,面向贫困人口开展技能培训27879人次;组织输送深度贫困县(紫云自治县)和极贫乡镇(镇宁自治县简嘎乡、紫云自治县大营镇)的贫困学生到省属对口帮扶学校就读精准脱贫班;市各职业院校共招收2000余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入学,努力实现“职教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家”的目标。“校农结合”让校农互惠互利。2018年,全市1046个学校食堂累计采购农产品近3.05万吨,购买资金达到2.6亿元,通过精准对接,学校食堂向贫困地区、贫困户采购农产品占采购总量的比例达61%(省要求40%以上),有效带动万余名贫困农户增收,实现教育脱贫“一仗双赢”。
提速发展,后发赶超。党的十八大以来,安顺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教育事业加速推进、奋力赶超。教育资源大幅增加。通过实施“全面改薄”、四项突破工程建设、教育“9+3”计划、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中职“百校大战”建设等一系列政策举措和重大项目,累计投入建设资金59.5亿元,新增幼儿园232所,实现普惠性、公益性幼儿园在每个乡镇的全覆盖,建成农村寄宿制学校412所、学生宿舍22.6万平方米、教师公租房14443套,新建普通高中7所、新建改扩建中等职业学校8所,启动安顺市第一高级中学原址改扩建工程。加快高等教育发展,投入12.5亿元,建成安顺职院新校区并实现整体搬迁办学;投入5亿元,完成安顺学院改扩建一期项目建设。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91.31%,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比2012年提高23.38个百分点;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7.02%,比2012年提高16.75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9.13%,比2012年提高31个百分点。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增加到1.91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4.08%,比2012年提高9.76个百分点。普通高考录取人数和录取率逐年攀升,五年来共录取考生7.64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