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是师者的灵魂,以良好的师德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要义之一,教师不仅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教师自身的德行也是实现教育强国重要保障。在教育这条道路上,安顺市第二高级中学的何梅老师默默耕耘,扎根沃土,雨润桃李,丹心育才,从教以来始终以师德铸就自己的灵魂,用爱点亮学生生命的光芒。
何梅老师就是这么一位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保持本真专著教学;关爱学生,坚守初心;不懈追求,不断前行的新时代人民老师。
热爱生活,是教师最美的形象
2020年,何老师在自己开设的“春草丹心”班主任德育管理专栏开栏时说,“美”的教育是所有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老师除了传授知识,还潜移默化的用自己的言行影响着学生,首先老师心灵、举止、对生活的追求都要美,学生们才会拒绝丑的事物,会越来越上进感知生活学习中的美”。教师首先要仪容干净,把自己打理得体,让自己干净、大方这是教师最基本要做到的。
何老师是热爱生活的,她说一个真正美好的老师,无论对待工作还是生活,都是认真虔诚的,把每一天过成典藏版。不必去眺望触不可及的远方,有一颗爱美的心,就会发现美就在身旁。在何老师的工作中时时会流露出对生命的尊重,对生活的热爱。何老师的学生说,我们老师就是那种看到小花会随手一拍;听见鸟鸣会闭眼聆听;用心感受风吹雨落的人。
境界不同,生活态度不同,把每一个寻常日子过得精致,才不会有“当时只道是寻常”的感慨,有的只是无愧于心。教师应当有灵气,有内在的生趣和审美的人生态度。
何梅老师说对自己、对生活有了热爱,有了对“美”的追求,对待学生才会耐心温和、爱意满满。其实老师们日常的工作就是自己的诗和远方。
认真上课,是教师最大的师德
《说文解字》云:“德者,得也。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何老师说只有认认真真的把课上好,让学生有所“得”,才是最大的师德体现,师德的光辉才会持续闪烁。因此,哪怕是简单的试卷讲解,都会挑出重点题型制作PPT,做好学生的试卷考察学生的能力迁移训练,会认真的分析学情,琢磨教学方法,用怎样的方式才会让学生有收获,对于教学的思考从踏上教育工作的那天起从未停止。
从教十余载,何老师经常说“讲台就像是自己的一个疗治台”,生活中遇到的坎坷挫折,狂风暴雨、身体病痛,从踏上讲台那一刻起,就全部都抛到了脑后,眼里心里全是课堂,全是学生。2011年,何老师脚踝骨折时,她并没有请过一天假,每天拄着拐杖准时准点的进入教室为学生上课;疫情期间感染后的何老师,为了不耽误学生的课程,戴着双层口罩坚持为学生上课,一节课下来汗水湿透衣背……类似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很多,何老师始终坚信那个讲台赋予教师的精神力量会抵挡一切外在的伤痛。
关爱学生,是教师最真的品性
在何老师的教育专著《我的语文教育之路》中写过“天上的星忽明忽暗,学生正如那星,有弱有强,你的微光,我来点亮。”何老师的学生说她一直在找各种形式、各种机会去了解学生。
何老师担任班主任工作时,曾制作了一个特殊的表格,不是为了调查学生的成绩好坏,而是了解学生从小到大他们的兴趣、爱好、特长等,也因此她发现了她的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都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收获过的奖项、有着自己的兴趣、特长、爱好……看着无数的奖状,奖牌、奖杯的堆叠,真心感受到,如果有心,便会发现每一个学生都是优秀的,哪怕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班级也会发现这个班宝藏的一面,这一切源于教师对学生的爱。
2020年初突发疫情,何老师组织了班里的同学向抗疫英雄致敬的献诗活动,组织线上主题班会,最后她还亲自到教室里给学生录了视频,同学们纷纷留言,想念教室,想念何老师……学生由衷的想念教室,想念老师,这真是对人师最大的褒奖。教育是向美而生的事业,师生彼此钦慕,才能相互成全。担任班主任工作11年,深受学生、家长 喜爱,多次获得优秀班主任的荣誉称号,所带班级多次获得优秀班集体、文明班级、先进团支部的荣誉称号。2020年9月被安顺市教育局评为安顺市优秀班主任。所带班级多次获得“文明班级 ”称号、班级风采展示、班级文化建设、书香校园等活动获得第一名。
教师的工作平凡而有趣,只要用心用爱就能不断的发现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何老师一直以来没有停止过用笔记录自己在这条教育路上遇见的风景,发表了数十篇教育案例,十几篇德育类的论文,工作中常常用文字记录学生的点滴瞬间,这无疑不是一次次对学生爱意的表达。
不断提升,是教师不懈的追求
教师的工作为美而生,向美而行,包含着太多丰富内涵,需要用一生去挖掘,唯有这样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道路才会走得更顺畅。教师需要在学识、心智都不断修炼,成为更好的教育者。何梅老师一直在反问自己,老师是专业技术人才,老师的岗位是专业技术岗,我是否专业?我如何变得专业?有多年教学经验就等于专业吗?因此在何老师的工作之余认真积极的参加各类研修,专注于研修内容,线上的课她经常录频后反复学习,认真的在“暂停”“播放”中做好听课笔记,了解自身教学经验之外的教学专业知识。
专业上不断钻研,探索创新,与时俱进;教学中利用语文学科的优势,语文教学内容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成为有家国情怀、责任担当有文化自信的卓越学生。其中撰写了并发表了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论文 8 篇 《传承红色基因,提升语文课的育人功能》《在地坛感受生命的坚强》 《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融入爱国主义教育》,近年来,带领学校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并完成市级课题 2 项,在本校及校外开展示范课、专题讲座 20 余次,担任各级各类活动专家评审 10 余次。指导师范院校本科生、研究生及本校、外校青年教师发展 14 名。
心智上不断磨炼、总结反思,不断成熟;近几年来,何老师于2020年在学校开设德育类校本课程《安顺红色旅游文化选讲》后更名为《红色安顺》,依托本土资源,打造富有特色的红色文化课程。在负责的班主任队伍建设时,在工作中与科研工作结合完成了《高中智慧型班主任队伍建设研究》结题工作。从2019年起至今主持、参与了4项课题研究工作,取得了3项教育科研成果奖。
何梅老师在自身的专业发展、学生发展、教师发展方面都不懈努力,同时也在学校的特色育人文化发展建设中,积极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学校升类工作中作为学生发展领域负责人,整理总结学生发展特色工作,得到评估专家一直称赞与好评。
何梅老师说2023年5月成为教育部“中小学学科领军教师”培养对象后深感肩上的责任之重,在之后的工作中要更加努力,做好表率,以身示范,成为更好的自己,在教育的道路上踏实的走好每一步,坚守初心,真正的发挥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