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定县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切实保障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群众子女入学需求,有效解决搬迁群众上学难问题,扎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强党建,夯实教育发展组织保障
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学校党的建设,围绕“做好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党建工作质量”目标,及时成立普定县第六小学、第七小学校等新建学校党支部,做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全面摸排新建学校党员信息,抓好党组织生活质量、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质量,切实解决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选拔思想政治素质好、党务能力强、教学业务棒的党员骨干担任党组织书记或进入支部领导班子。落实“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管理骨干”的“双培养”机制,不断增加党员队伍优秀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的比例。广泛开展教学竞赛、岗位建功、结对帮扶、志愿服务等活动,引导党员教师潜心教学、履职尽责、示范带动,进一步实现党建教学双融合、双促进。加强品牌建设,各学校结合自身优势,将学校特色融于党建工作,努力打造“一学校一优势,一支部一品牌”的学校发展格局。
——强投入,夯实新建学校基础保障
为确实解决好搬迁子女有学上的问题,由县政府分管教育副县长督战,县教育和科技局以及县城投公司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相关职能部门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群策群力,严把建设工程安全质量关,优化施工组织,战白天斗黑夜,确保安置点学校工程建设如期推进。2016年以来,普定县在有入学需求的安置点累计投入资金1.63亿元,新建、改扩建鸡场坡镇骂若幼儿园、猴场乡西北幼儿园、普定县第六幼儿园、普定县第六小学、普定县第七小学、马场镇党固小学等学校、幼儿园6所。目前,已完成投资1.05亿元,猴场乡西北幼儿园、普定县第六小学建成并投入使用,切实解决了随迁户子女入学需求。安置点配套建设学校都建有教师周转房,让教师安居乐教。
——强整合,调配师资夯实人才保障
配齐师资打造优秀教师团队。在全县范围内实行编制动态管理,根据各学校学生增减情况,合理调配和使用编制,让教师合理流动,真正做到“编随事走,人随编走”。根据安置点学校办学规模,面向全县公开招聘校长3名,从全县学校遴选教师187名、县内交流55名优秀教师到普定五中、普定六小、普定七小等3所安置点配套学校工作,为安置点学校打造优质的教师队伍。
——强培训,培育骨干教师引领发展
为切实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教师队伍建设,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2019年8月14日至16日,普定县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全员培训。全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义务教育阶段12所小学259名教师参加了培训,针对教师师德师风,思想政治教育,新环境、新岗位适应,新课程、新教材、新教法理解,以及课堂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等方面开展专项培训,着力提高教师对新岗位、新环境、新教材、新教法的适应、处理和理解能力,整体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师德师风水平,提高学校课堂教育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此外,还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孩子有学可上、上得好学。近一年来,组织教师参加“国培计划”824人次,省培3986人次,市培852人次,县培5421人次,推荐参加上级培训送培率达100%。
——强宣传,教育扶贫政策宣讲到位
开展“千名教师大走访 资助政策大宣讲”活动,通过教师进村入户向学生及农户宣讲国家教育惠民政策,并通过小手牵大手方式发放“致全县广大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公开信”,充分利用“普定教育”微信公众平台,利用校园广播、校园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制作展板、永久性标语、印制“图解普定教育精准扶贫”宣传卡,通过家长会、主题班会、向农户发放“普定县教育精准扶贫政策告知书”等多形式开展教育扶贫政策宣传,发放宣传资料共计20余万册,向学生及家长宣传党的惠民政策、村庄的变化,让学生及家长知党情、感党恩。